关于举行第三届“希望之星”评选活动的通知
为了加快我们学校新教师成才的步伐,调动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新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新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金塘中学第三届“希望之星”评选活动。
一、活动参赛人员:2012届、2013届、2014届教师(后面附名单)
二、活动评比时间:2013年11月5 日— 1 月28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飞勇
组员:范安达、洪光伟、林海滨
四、活动评委人员:教科室、 初高中教务处、各教研组大组长
五、活动评比内容:
(一)教学基本功比武(钢笔字、粉笔字)(占20%)
(二)课堂教学评比(占70%)
1、各学科组在第10周到第14周内完成组内选拔,并把参加复赛名单上报教务处。
2、校内课堂教学复赛在16周~17周完成。分数设置如下:
学生评价打分,占总分的10%;(学生评价打分表见附表2)
评委听课评价打分,占总分的60%;由评委随堂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
(三)青年教师主题征文评比(占10%)
六、活动安排有关事项:
(一)课堂教学评比:
1、课堂教学评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组内选拔阶段,具体时间是第10周至14周,第二阶段为晋级人员复赛,具体时间为第16~17周。
2、复赛参赛人员数量设定:语文组2人,数学组1人,英语组1人,科学组1人,社会组3人,综合组2人。
3、课堂教学评比的第二阶段时间和授课班级先由参赛教师自行确定,于
(二)教学基本功比武比赛时间:
(三)青年教师主题征文评比截止
(四)评奖设置:教学基本功和教师主题征文比赛成绩由教科室发文的青年教师比武成绩按比例统计,课堂评比由教务处完成统计。“希望之星”以上述三块评比成绩总和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特殊事宜,由“希望之星”评选活动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五)其它:每位参赛教师结束后将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电子稿交
欢迎各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金塘中学
附参赛名单:
参赛对象:2012—2014届青年教师共28名,名单如下:
2012届:唐静、余情情、贺燕立、鲁学伟、鲍惠飞、魏志玲、贝冬燕、李萍、赵盛增、金叶
2013届:潘燕、余晶、杨绍烈、王俊、姜玲凤、王格格、练兆云
2014届:叶严虹、陈燕维、郑娜、胡银凤、王照峰、施诗
顶岗教师:詹佩佩、梅琦琇、厉赣东、孔孝蝶、刘凡凡
学 生 评 课 表
学科 课题 教师 班级
序号 |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分等级 |
得分 | |||
1 |
老师授课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
10 |
好 (9—10) |
较好 (7—8) |
一般 (5—6) |
较差 (3—4) |
|
2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增强了学习这门科的兴趣和欲望 |
15 |
明显增强 (12—15) |
有所增强 (8—11) |
没有感觉 (5—7) |
令人失望 (0—4) |
|
3 |
本节课中,你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
20 |
积极主动 (16—20) |
随大流 (12—15) |
被动参与 (8—11) |
无所谓 (3—7) |
|
4 |
你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吗? |
15 |
很喜欢 (12—15) |
喜欢 (9—11) |
说不清楚 (6—8) |
不喜欢 (3—5) |
|
5 |
这节课上,你学到的东西(如知识、技能、方法、观点等)多吗? |
30 |
比较多 (24—30) |
还可以 (18—23) |
说不清楚 (12—17) |
很少 (6—11) |
|
6 |
你觉得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普通话、粉笔字)好吗? |
10 |
好 (9—10) |
较好 (7—8) |
一般 (5—6) |
较差 (3—4) |
|
合 计 |
100 |
总 分 |
| ||||
请把你的感受和意见 写在右边的格里 |
|
2014年11月
“希望之星”评选活动课堂教学评分表
学 科 |
|
班 级 |
|
执 教 |
|
时 间 |
| |||
课题 |
|
评价者 |
| |||||||
教 学 过 程 |
序号 |
分 值 |
评 分 要 点 |
得 分 | ||||||
1 |
10 |
看学习目标是否准确、全面、具体,是否注重学习目标的整合化,即理好知识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关系。 |
| |||||||
2 |
10 |
看教学重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重点是否得到突破。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否定位在人的活动上,创设了更多的、供学生思考、探究交流的情境。 |
| |||||||
3 |
10 |
看教学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
| |||||||
4 |
10 |
看学生互相合作或独立探究的适应度是否合理,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层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参与度。 |
| |||||||
5 |
10 |
看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
| |||||||
6 |
10 |
看是否为学生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是否让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 |
| |||||||
7 |
10 |
看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在教师的激发和鼓舞中得到了唤醒。 |
| |||||||
8 |
10 |
看学生是否在探究中获得了新知,发展了情感。 |
| |||||||
9 |
10 |
看学生是否在积极的思维、操作、表达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
| |||||||
10 |
10 |
看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形成。 |
| |||||||
特 色 描 述 |
|
总 分 |
| |||||||
注:评分标准分好、较好、一般。分别赋分如下:好:90—100分 较好:80—90分
一般:70—80分。
金塘中学
2014年11月